全天24小时稳定人工计划(中国)集团股份公司-
中新网新疆阿拉尔9月24日电 (记者 戚亚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2023年农民丰收节暨食品加工产业推介会,23日在第一师阿拉尔市12团塔南镇举办。
23日,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2023年农民丰收节暨食品加工产业推介会举办。新疆兵团第一师融媒体中心供图
活动现场,各个特色农产品展位前很是热闹,红枣香梨、稻米南瓜、龙虾鱼蟹、大型农机等纷纷“亮相”,职工群众齐聚于此,品美食、庆丰收,充分展示第一师阿拉尔市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在食品加工产业推介会上,第一师阿拉尔市及相关团镇对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进行现场推介,20个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与农业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
20个项目集中签约。新疆兵团第一师融媒体中心供图
第一师阿拉尔市位于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三河流域的冲击平原上,是塔里木河起源地、三五九旅传承地,师部驻地阿拉尔市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近1100公里。
民众展示丰收的红枣。戚亚平摄
一首旋律优美、婉转动听的歌曲《南泥湾》,让昔日八路军三五九旅这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能战斗、能生产”的事迹家喻户晓。“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是王震将军对现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历史沿革最生动、最形象的概括。这也让第一师阿拉尔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三五九旅传承地。
各类苹果亮相。戚亚平 摄
据悉,今年恰逢第一师成立70周年之际,70年来,功勋卓著的三五九旅及其传人在塔里木河上游两岸屯垦戍边,将戈壁荒滩变成万亩良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火红的辣椒预示着日子越过越红火。戚亚平 摄
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聚力稳粮优棉强果兴畜创特色,建成了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新疆兵团最大的特色林果业基地和新疆优质奶源基地、全国棉花期货交割库、全国第二大和新疆首家红枣交割库,棉花、林果总产稳居新疆兵团前列,冬小麦示范田创南疆小麦单产新纪录,苹果、核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活动现场,瓜果齐聚。戚亚平 摄
如今,第一师阿拉尔市初步形成了乳制品、食用油、生物蛋白、浓缩果汁、白酒饮料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先后获批创建国家级红枣产业集群、国家级生猪产业集群、兵团级苹果产业集群建设,荣获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示范县。农业越来越强,连队越来越美,职工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
第一师阿拉尔市10团昌安镇种植的2万亩谷子迎来丰收季。戚亚平 摄
此次活动还为粮油高产团镇颁发2023年第一师阿拉尔市粮食种植突出贡献奖;为6家2023年被认定为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颁发奖牌;为国家苹果农业产业强镇、新疆兵团红枣农业产业强镇、新疆兵团吊干杏农业产业强镇颁发奖牌;为2023年夏粮高产创建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完)
中新网天津9月24日电 (王在御)记者24日从天津古籍出版社获悉,集中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成果的四部图书近日由该出版社出版。
图为图书封面。天津古籍出版社供图
据了解,《边疆的视角:中国西南环境史研究》《屏障与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实践与体系构建》《生态·文化·区域:建设美丽中国的西南实践》《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资料汇编(2001—2016年)》四部图书分别从环境史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性文件几个角度,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及建设成果,总结记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四部图书均由周琼著及主编。著者周琼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首席专家。主要从事环境史、灾荒史、灾害文化、生态文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个、国际横向项目3个、省部级重大项目子项目4个。
据悉,这四本书分别围绕中国及西南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环境史学科建设的基础问题、环境变迁的具体案例;生态文明理论建构和方法路径;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区域模式等方面展开充分探讨和系统研究。对实现西南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资鉴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