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24小时稳定人工计划(中国)官方网站推荐欢迎您 - 全天24小时稳定人工计划(中国)百度百科
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前夕,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浙江金华、绍兴,先后考察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义乌国际商贸城、枫桥经验陈列馆、浙东运河文化园。
总书记此行聚焦基层实践的探索经验。
李祖村——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发展经验;
枫桥经验陈列馆——枫桥经验;
浙东运河文化园——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相关经验做法。
这些经验源于群众创造、来自基层实践,又经过不断总结,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
考察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李祖村,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
得益于2003年浙江省启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曾经脏乱差穷的李祖村从改善村居环境入手,继而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产业新业态,逐渐从“自己都嫌弃的穷山村”蝶变为“城里人也向往的美丽乡村”。
李祖村的变化,正是“千万工程”推进浙江无数乡村蝶变的缩影。这一工程实施20年来,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乡村样本。
第二站,总书记考察了义乌国际商贸城,了解当地发展对外贸易、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从“鸡毛换糖”、马路市场起步,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书写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
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不仅作出专门批示,为义乌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还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习近平同志将义乌的发展概括为“‘莫名其妙’的发展、‘无中生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这成为义乌发展经验最精辟和最生动的注解。
走进义乌就会发现,这里处处充满活力、人人都在想办法。“世界超市”的红火,不仅在于营商环境好、开放程度高,也在于创新意识强、技术赋能快等。
此次,总书记深入商户中间,同他们互动交流,传递出闯关探路、以变应变,增强信心、共促发展的鲜明信号。
9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义乌发展形成的经验,被实践证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驶上科学发展轨道的创新经验,对全国各地更好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60年过去了,“枫桥经验”这一“发动和依靠群众”的基层治理经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新时代“枫桥经验”彰显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枫桥经验陈列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总书记此行,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历程,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情况,传递出的鲜明信号就是,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和实践推广,以基层治理现代化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石。
考察最后一站,是浙东运河文化园。
浙东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2017年2月,总书记曾到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北京市通州区调研,在那里提出了“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此次在浙江,总书记了解古运河发展演变历史和大运河保护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情况,进一步指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方向。
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保护……总书记步之所至、言之所及,涉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村庄、商户、社区……总书记深入到社会最小单元,同基层群众深入交流,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
调研基层探索经验的目的在于推广运用。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把执政本领的增强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在之江大地,习近平总书记以一次行程紧凑、内容务实的调研,展现出基层探索实践的蓬勃生命力,饱含着对浙江乃至全国各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继续破题、先行探路、总结经验的殷切期待。
策划:霍小光、邬焕庆
监制:张旭东、张晓松
主笔:黄玥、方问禹
统筹:黄全权、王绚、朱基钗
编辑:张爱芳、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浙江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中新社宁波9月24日电 题:亚运观察:中国“海味”文化如何光速“圈粉”?
用手固定住鱼身,将不同的颜色在鱼身上涂抹,再用宣纸拓印,在浙江省宁波市级非遗项目象山鱼拓代表性传承人卢圣贵的一系列动作下,一条活灵活现的鲈鱼跃然纸上。
“很高兴亲身体验象山渔文化。”近日,马尔代夫奥委会秘书长萨穆·艾哈迈德·赛义德在观看象山鱼拓技艺后表示,在马尔代夫,当地人以捕鱼为生,没想到“鱼”能演变成“渔文化”,这非常令人兴奋。
9月21日,马尔代夫奥委会秘书长萨穆·艾哈迈德·赛义德(右二)体验象山鱼拓。 石春光 摄
象山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世世代代以海为生的象山人,孕育出众多神奇的渔文化和渔风情,久负盛名的象山半岛千年积累下来的渔家风俗、渔港风情汇聚成独具象山特色的“海味”文化。
凭借着优渥的海洋资源和对海洋生态的悉心保护,象山成为杭州亚运会帆船与沙滩排球比赛承办地。赛会期间,宁波亚运分村设立了多个互动体验点位,开展非遗技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吸引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村民”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宁波象山韵味。
“希望你能把亚运奖牌与象山的鱼儿一起带回家。”卢圣贵看到印度代表队随队官员拉吉普特一脸新奇地研究新鲜出炉的作品,对象山鱼拓非常感兴趣,就将一件鱼拓T恤赠给了他。
卢圣贵和技术代表合影。 中新网记者 林波摄
卢圣贵告诉记者,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他每天会到宁波亚运分村的各个点位进行鱼拓技艺演绎,“鱼拓被称为钓鱼人的艺术作品。希望他们可以从海洋味的非遗文化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印度、巴勒斯坦、伊朗、阿曼代表队等运动员和随队官员还相继体验了泥金彩漆、面塑、书画等非遗项目。
“海鲜王国”象山还推出了由印象山海宴、扬帆起航宴、碧海金沙宴组成的亚韵宴。各个办赛城市创意性地把体育比赛项目和当地特色美食相结合,并在形态上与所承担的体育项目相匹配,既推广了当地美食又巧妙地展示了各城市的办赛项目。
“菜品都选用实实在在的象山食材,烧的都是地地道道的象山味,让宾客充分领略象山的风俗人情。”据象山县餐饮协会会长胡祖岳介绍,亚韵宴实现了运动与美食的跨界碰撞,让各方逐步了解、认识、认同象山美食,展示象山美食文化“舌尖上的魅力”。
此外,象山县餐饮协会还编排了各地的特色菜以及周边国家的风味菜,来适应不同宾客的口味。
“这里的食物棒极了,海鲜也很新鲜。”杭州亚运会帆船比赛技术代表布鲁克斯接受采访时表示已被中国美食“圈粉”,他很喜欢象山,这里有山有海,还有海滩和岛屿,他推荐朋友们都来这里度假。
技术代表体验汉服文化。 陶星星摄
作为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国际体育盛会不仅是体育健儿拼搏竞技的赛场,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象山还邀请参赛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等参与“City Walk”,走进当地的渔港古城、海洋渔文化馆、N30°海岸艺术展等地,实地感受中国“海味”文化的独特基因。
“我曾多次来中国,但每一次都充满惊喜。”来自泰国的杭州亚运会沙滩排球技术代表克里萨达比奥希表示,他十分喜欢中国文化,并向记者展示了随身携带的中国小说,现场演绎了他最喜欢的一首歌曲《上海滩》。(完)